日期:2022/12/30/ 15:18 來源:每日甘肅網
字號:[大][中][小]
伴隨著冬日暖陽,走進康縣三河壩鎮秧田壩村的“幸福食堂”,熱鬧而溫馨的畫面不禁讓人駐足,一道道精致味美的菜肴熱氣騰騰,可口的飯菜、貼心的服務讓每位在場的老人臉上都溢滿著幸福的笑容……這是康縣三河壩鎮打造的“秧田驛站”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的一個縮影。
老人們在“幸福食堂”用餐 賈仲勇 攝
據悉,“秧田驛站”是在原秧田鄉政府舊址上精心改建而成的,“秧田驛站”內設有黨建客廳、幸福驛站、頤養中心、巾幗家美積分超市、人民調解室、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、農家書屋、愛心發屋、幸福食堂等多個功能場所,將常態化開展休閑養生、民事直說、政策宣講、文化展示、矛盾調解、愛心理發、愛心餐飲等活動。
老人們在棋牌室下棋 賈仲勇 攝
秧田壩村瓦廠社鄧芝功高興地說:“我今年都80多歲了,說出來不怕你們笑話,還是第一次坐按摩椅,以前腰疼、脖子疼的時候就聽他們說找個按摩的可以起作用,沒想到竟然把按摩椅都給我們搬到家門口了。”“康縣三河壩鎮的‘秧田驛站’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的建立,是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深度探索,更是建設‘真善美’社會環境的生動實踐。我們的初衷就是為廣大群眾、尤其是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、醫療保健等方面的服務,大力弘揚社會公德,全面展示康縣精神風貌。”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濤說。
志愿者為老人理發 賈中勇 攝
除了康縣三河壩鎮的“秧田驛站”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外,康縣在全縣21個鄉鎮350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、站全覆蓋的基礎上,還聚力打造文明實踐示范點42個,完善提升村民理事會、紅白理事會、鄉賢理事會、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1034個,籌建愛心理發室195個、村快遞配送站198個,打造培育了“愛心小書包”“四點半課堂”“微心愿”等一大批接地氣、有特色、可持續的文明實踐品牌。